顯示具有 天南星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天南星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

石菖蒲 (生態池 NO.55)

科屬 : 天南星科(Araceae)菖蒲屬(Acorus)
學名 : Acorus gramineus 
別名 : 金錢蒲、堯韭、昌陽、山菖蒲、石蜈蚣、水劍草
說明 :
石菖蒲(學名:Acorus gramineus),又稱金錢蒲、堯韭、昌陽、山菖蒲、石蜈蚣、水劍草,禾草狀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形似菖蒲,但植株矮小;根莖細長、具氣味,根莖有特化的精油細胞(aromatic oil cell)。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(有時挺水生長)生命力強,是極佳的水生綠化植物。

根莖匍匐,具香氣。單葉,根;生葉片長 30~45 公分,寬 0.4~1 公分,線形,葉漸尖形,葉緣為全緣,主脈不顯著,排成二列,花序較柔弱。花小,淡黃或綠褐色,密身於花軸,全體有特異香氣,花序為佛燄花序;花軸長 10~15 公分,扁三角形,綠色;佛燄苞長 12~20 公分,寬 0.2~0.5 公分,葉狀;肉穗軸長 5~10 公分,窄圓筒形,近直立,多花,黃色;花被 6 片,先端圓形;花藥黃色。花期五月至六月,果期七月至八月。 蒴果卵球形;種子基部被毛。

原本因為花序屬於擁有佛燄苞的肉穗花序,在植物分類學上被歸屬在天南星科,但目前根據解剖及分子生物學的證據,認為它是單子葉植物百合亞綱(Liliidae)中最原始的分支,與屬於棕櫚亞綱(Arecidae)的天南星科植物親源關係並不親近,因此目前將菖蒲屬(Acorus)提升為菖蒲目(Acorales),並認為它是單子葉植物中最早分化出來的譜系。

腹脹可以用石菖蒲來解糯米躁熱,石菖蒲精油為抗菌洗潔精。石菖蒲外表看似芒草,根莖具氣味。在中醫觀點上具理氣活血、散風祛濕的功效,主治健忘、耳聾。近來取其芳香開竅、鎮靜、鎮痛、健胃、抗菌提神的效果,可行氣化滯、解除精神壓力所造成的胸脥脹滿。

台東縣利用石菖蒲研發製成手工皂跟護膚膏等系列產品。布農族人稱石菖蒲(ngaan),即是「名字」之意,關係著布農族人的命名習俗,以及用來避邪和護身的聖物,同時在舉辦傳統嬰兒祭上,是非常重要的祈福媒介。

圖片:


QR code:


姑婆芋 (生態池 NO.52)

科屬 : 天南星科(Araceae)姑婆芋屬(Alocasia)
學名 : Alocasia macrorrhiza (L.) Schott & Endl.
別名 :
說明 : 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林下的陰濕地。
以前的人採摘姑婆芋的葉子,用來包裝販賣的魚肉,現在傳統市場仍偶爾可見魚攤店擺放販賣的魚貨。

姑婆芋是多年生直立性草本;直立莖肉質粗短。葉片半盾狀生也像愛心型,先端銳尖,全緣,葉柄長,葉鞘略包莖。

進入開花期時,可見綠色佛焰苞,裡面有肉穗花序;雌花序在最下方,柱頭偏白色,中央為不孕花,雄花序在上淡黃色,雄熟期可見擠出的花粉,最尖端是附屬器。

漿果球形,紅色,具少數種子,姑婆芋漿果是鳥類和許多動物的食物。

姑婆芋長得很像可食的芋頭,因此容易被誤食,塊莖、花序及汁液皆含有劇毒。誤食會引起喉嚨疼痛、口腔麻木及胃部灼痛等。
分辨姑婆芋和一般芋頭最簡單的方法,便是把水灑在葉片上,會擴散成一攤水的就是姑婆芋。

姑婆芋和姑婆芋小蠅的故事:
姑婆芋花先雌熟在雄熟,雌熟期佛焰苞下方會略開,並散發淡淡的香味,此時附屬器的溫度也會升高,協助散發氣味,吸引姑婆芋小蠅來此協助授粉,甚而在雌花上產下透明的卵,接著進入雄熟期,佛焰苞下方閉合,親代姑婆芋小蠅往上爬也沾了花粉離開,花謝後佛焰苞上方萎縮並斷掉,子房內繼續發育成果實,中央的不孕花也開始變水水糜爛狀成為姑婆芋小蠅幼蟲的食物,一直到姑婆芋果實成熟變紅時,才像香蕉狀開裂,此時羽化的姑婆芋小蠅子代也得以飛離。

圖片:
圖ㄧ:姑婆芋植株

圖二:姑婆芋葉面潑水

圖三:姑婆芋花序

圖四:姑婆芋花序雌熟期

圖五:姑婆芋雌花柱頭

圖六:姑婆芋花序雄熟期

圖七:姑婆芋雄花

圖八:姑婆芋果期

圖九:姑婆芋熟果期

圖十:姑婆芋小蠅卵

圖11: 婆芋小蠅

QR code:

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

芋頭 (生態池 NO.50)

科屬:天南星科(Araceae)芋屬(Colocasia)
學名:Colocasia esculenta
別名:芋,芋頭,水芋,芋岌、毛艿(指小塊莖)、毛芋,土芝、芋艿、青芋、朱芋、白芋
說明:
天南星科芋屬,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,鱗葉披針形,漸尖。成熟莖上葉柄圓柱形,下部具鞘;鞘長7-8厘米;葉片長6-14厘米。花序柄長15-30厘米;佛焰苞外面綠色,內面白色,具長1厘米的尖頭,果期宿存而不增大。肉穗花序長1.5-3厘米,花期粗1厘米;果序近球形,寬橢圓狀,具長5-7毫米的梗;根莖匍匐,圓柱形,粗壯,長可達50厘米。

芋頭喜歡高溫多濕的氣候也耐旱,長葉柄有很多水分,嫩葉及葉柄和莖都可以當成蔬菜吃。心臟形葉片寬大平滑,從根部生出,葉子表面密佈突起的氣墊,會使水滴變成圓形,而不沾濕葉面,可用來包裹食物。

有毒的姑婆芋和它長得很像,如果滴水在葉上,會集成水滴的就是芋,如果散開來的,就是有毒的姑婆芋;而且姑婆芋的葉子缺口深到葉柄附著的地方,而芋頭葉子的缺口較淺。

花外面有苞葉,像一座加了半邊燈罩的燭台,中間是花序,下面是雌花,往上是無性花,再上去才是雄花。栽植期從十二月到一月,利用地下莖繁殖,夏秋時採收。芋頭病蟲害少,栽培容易,產量很安定。

最早栽種芋頭的是印度人,約於西元前5,000年引入來自馬來西亞濕地的野生芋頭,爾後傳到埃及與世界各地。有長在水裡和旱田裡兩種,長在水裡的叫做水芋。

芋頭具有對身體有益的特殊功效:

一、幫助排便,芋頭豐富的膳食纖維,可促進腸道蠕動,使排便順暢。

二、維持健康,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特性的植物化學物質,如類黃酮和多酚。這些化學物質有助於調節身體機能,幫助健康維持。

三、不含麩質,因芋頭不含麩質,對於麩質不耐受、飲食有限制的人,可以做為小麥的替代品。

芋頭的升糖指數(GI 值)中等,相較其他主食類,如:白飯、山藥、南瓜、馬鈴薯等更低,為良好的熱量來源,營養豐富可代替米飯。但含大量澱粉,易引起肚脹,因此,有消化不良或有肚脹,有痰、過敏體質者應少吃。芋頭的鉀含量也很高,腎臟病患者不宜多吃。

芋頭地下塊莖肥大,長滿白色的根,裡面可以吃的部分有白、黃或帶紫色斑點。曬乾後,可以維持6個月不爛掉,常被當成出遠門或打獵時攜帶的主食。塊莖含草酸鈣黏液,有刺激性,皮膚碰到會發癢。含豐富澱粉、礦物質、維生素等,鬆軟可口、可甜可鹹,可蒸燉、油炸,芋頭糖點、芋頭冰是人們喜歡的甜點,也可以當成飼料、製粉和加工食品,也可煮湯、熬成稀飯。吃芋的花樣讓人眼花繚亂,常見的有煮芋粥、蒸芋餅、炊芋果、炸芋塊、搗芋泥、搓芋棗、芋鴨、紅燒豬肉芋、芋頭粥、香酥芋頭、芋頭麵線、香芋粿、芋泥、芋頭糕、炸芋片、炸芋角、香芋扣肉、香芋雞翼等。也可用米粉和芋頭同煮當主食,另外有蒸芋頭、烤芋頭,芋頭羹、芋頭菜、芋頭糕、芋頭餅等。

圖片:
圖ㄧ:鱗葉披針形,漸尖

圖二:根莖匍匐,圓柱形,粗壯

QR code: